top of page

建立理工交大的人文特色

  以理工專業聞名全球新科技產業界的台灣交通大學,近幾年積極求變,開始關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因而「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成立,便成為最具體的指標。「人社中心」(簡稱)的成立,更明確指出交大決心投入人文社會研究,以激盪出更開闊的學術研究空間。交通大學自(光緒廿二年)創校以來,著重應用科學學術研究及專業人才培育,並以理工、資訊、管理見長,成為國家工業、交通建設主要動力。近年來陸續擴增人文、族群、傳播、應用藝術、音樂、教育等系所,人文社會學院、客家學院以及通識中心相繼成立。這些系所致力結合科技與人文,使交通大學能夠朝向綜合完全大學邁進。但單是這樣似乎還不夠,交大需要一個人文研究動力的整合單位。因而,交大於九十六學年(97.4.23)第四次校務會議,通過設立「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並將該中心的位階提高為校內一級研究機構。為使中心業務順利推展,人社中心設置主任、執行秘書各一人;同時,為了擴大參與和進行科技與人文的學術整合,「人社中心」更邀請交大五院院長成立「執行委員會」,做為中心業務的主要監督與決策單位。而為更細部的業務推展,「執行委員會」更薦請學校聘任專業學界人士成立「編輯審查委員會」,使得人社業務的推動能夠廣納各方意見。 人社中心成立後,於2009年獲教育部辦理的「補助大學校院設立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計畫」。在接獲教育部補助之後,中心整體資源大幅提升,為促進交大人文社會領域之素質,輔助研究所之發展,促進國內外研究之合作交流,推動國家社會發展之前瞻性議題,均有相關辦法陸續訂立,這些資料一律透明公開,並在交大人社中心網立中註明(http://rchss.nctu.edu.tw/chinese/news/news01.aspx)。

學術對話交流:海內外學者匯集

  「人社中心」並於99年4月獲校方支持,與新竹空中大學協調,得獨立空間約475坪,規劃有行政辦公室一間、會議室一間、研究室共十間。因空間擴展,校外、海外研究學者進駐資源同步提升,自第一階段研究計畫期程起,至今已邀聘包括:台灣師範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康乃爾大學、紐約市立大學(CUNY)、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德國Osnabrück大學社會科學院、法國巴黎第八大學、里昂政治學院、北京清華大學、北京社會科學院、上海師範大學等國際學者;中研院、國家實驗研究院、政治大學、東海大學等校外學者,至本中心進行六個月以上進駐研究。 到目前(2011.3)為止,受邀到本中心的海外進駐研究學者共有9人、校外進駐研究學者共5人。本中心均為這些學者提供專用辦公室,亦備有一定的學者交流空間,不但使得學者們能夠安心研究,更能在本中心不定期舉辦的學術交流活動中,愉快地暢談自己的學術見解與經驗。「人社中心」創立之初,先以「東亞海洋世界:歷史,全球化與文化認同」議題為主軸,帶領來自人社學院、客家學院、通識中心三院的研究員,組成六個研究社群,分別從歷史學「近世東亞海域交通與海洋文明之興起」、人類學「族群、文化與邊區社會:西南與華南比較研究」、政治社會學「認同、承認與政治──台灣及國際比較研究」、文化研究「全球化研究──流離、家園與認同」和「東亞現代性的知識構成與民族國家:政治‧美學‧倫理的理論性重探」、傳播學「增殖或多樣:全球化、數位化與變遷中的傳播模式」等角度進行跨領域研究。在第一階段為期一年半的發展中(2009.2-2010.7),共邀請海外學者六位、校外學者三位、校內進駐學者十一位、博士後研究一位,共同參與此一跨領域研究計畫。另配合主題研究辦理四場出版表會、八場研討會、二十二場專題演講、二十五場座談會、四場讀書會等。其中如「2010年耶魯大學所藏東亞山形水勢圖研究工作坊」(Maritime East Asia,1433-1840: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ld Chinese Navigational Map at Yale University),探討目前所儲藏的中國地圖對東亞現代早期海洋生活中的意義,證明這段時間海洋共同體的存在以及海上貿易是如何的發達,並邀請中研院許倬雲院士以視訊方式,給予專題演講《臺灣與新航路》;再如「生命政治、倫理與主體性國際研討會」,是由本中心社會文化研究所教員組成的研究社群,與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所、葡萄牙波爾多大學哲學所共同合作催生而成,針對現代性問題,重新探討東亞現代性的問題。

著書立作:叢書撰寫計畫的推展

  除了上述的做法外,本中心自第二年開始,更積極推動跨院合作書寫計畫。「跨院書寫計畫」以「台灣海洋文化的吸取、轉承與發展」(The Origins,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iwan's Maritime Cultures)為主題,並以專書與叢書書寫為發展主軸,緊扣「台灣」為題旨,以「島史」為目標,從三種角度(origins/adaptation, grafting/transformation, rooting/development)進行著述,配合老、中、青研究員,以期完成「台灣海洋文化的吸取、轉承與發展」叢書出版計畫,更鼓勵學者積極進行個人寫書計畫與團隊研究。本中心為加強整合、激勵本校人社研究同仁著述出版,活化交大科技人文能量,經過編審會審查,已有近二十本書的書本寫作計畫獲得通過,這些學者有的是交大教授,有的則來自校外,目前均投入專書撰寫工作中。   根據本中心規劃,未來本中心將聘請英文編輯,擷取各書精要,將此叢書編為節本(abridged version),與歐美出版社接洽,以英文出版The Taiwanese: From Colonial Experience to Democratic Experience《台灣人:從殖民經驗到民主經驗》一書,以拓展台灣海洋經緯,並讓全世界學術界知道台灣海島社會的滄桑歷史。   另外,本中心又另訂定著作奬勵辦法,以激勵本校人社研究同仁投入人文社會的研究與書寫,強加人文社會研究之成果累積。本中心已與交通大學出版社簽定合作辦法,也將尋求與台灣其他大學出版社、校外聲譽卓著學術出版社的合作可能,並積極與台灣以及歐美出版商接洽,促成系列華文及英文叢書出版。

研究主題:立足台灣,放眼東亞

  而在第二階段的主題研究計畫方面,經由公開徵求計畫書、專家外審等程序後,目前共有兩個子計畫正在執行。分別是:「東亞現代性的知識構成與民族國家:國家、疆界與民主」與「蘭嶼族群的媒體與認同:西方、漢族與原住民文化的交會」。   「東亞現代性的知識構成與民族國家」子計畫主要由交大社會文化研究所的教授群所構成,包括有:劉紀蕙、朱元鴻、陳光興、林淑芬、邱德亮、藍弘岳等研究員;集中研究包括臺灣的東北亞海洋文明的歷史相關性,並探討東亞現代化過程中對現代性的詮釋及實踐特性,以跨領域研究與理論思維的角度,執行跨國研究計畫,與國際學者共同探討東亞現代性的知識構成與民族國家之議題。   此研究計畫除延續第一階段主題:「東亞現代性的知識構成與民族國家:政治-美學-倫理的理論性重探」外,更扣緊人文中心主題計畫主軸以達到總體整合目標。主要探討從東北亞地區台灣、日本、琉球、韓國與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知識重構與在地化運動之相互牽連為主要方向,研究重點議題包括三個面向:第一,著重東亞現代性構成之過程中所牽涉的思想構造與疆界概念重組:東亞現代性與文化翻譯(劉紀蕙)、民族國家到後民族國家(朱元鴻)、東亞地區第三世界的精神構造(陳光興)、日本幕末期的外交思想與後期水戸學:「亞細亞」的想像與其日本觀(藍弘岳)、製造「東亞」:十九世紀遊記中他者的再現(邱德亮)。第二,著重東亞地區民族國家與民主運動的狀況:文化大革命與政治性重探(汪暉)、台灣一九七零年代的社會形構與轉化(林淑芬)、中國後八九的社會結構與社會形構(倪偉)、琉球民主運動以及東亞秩序(孫歌)、韓國冷戰時期與後冷戰時期的民主運動(曹喜昖)。另將舉辦以「東亞現代性的知識構成與民族國家:國家、疆界與民主」為主題的系列專題講座、學術研究工作坊以及國際學術研討會,以便促成研究群成員的互動。具體目標是以專書出版「東亞現代性的知識構成與民族國家」系列書籍,一方面累積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與「跨院書寫計畫」對話。   「蘭嶼族群的媒體與認同」子計畫主要由交大傳播科技系的教授群組成,包括有:郭良文、李美華、魏玓、張玉佩、陶振超、林照真等研究員。此計畫在第一階以「增殖與多樣:全球化、數位化與變遷中的傳播模式」為主題,以傳播科技的多變性(mediamorphosis)特質,探討臺灣在社會與經濟層面上如何向外全球化、向內承接外來傳播科技加以在地化。第二階段則開始聚焦、扣緊中心之整合主軸,以蘭嶼為研究對象、「蘭嶼族群的媒體與認同」為主題,利用傳播學質化分析,如透過媒體再現之論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民族誌學式內容分析(ethnographic content analysis)、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s)和科學量化分析(如採用StOCNET來檢驗網絡動態模組)等方法,探究全球化與在地化-西方、漢族與原住民的交會下,蘭嶼原住民的認同議題。   蘭嶼位於台灣東南四十餘浬的太平洋中,島上居民大多數為達悟族原住民,當地社會文化不但台灣本島不同、也異於其他原住民族群。然而過去有關蘭嶼的紀錄或報導往往充滿主流社會與優勢族群的觀點以及政治意涵。因而,該計畫旨在透過對蘭嶼傳統與現代化媒介發展的瞭解,探究蘭嶼原住民的認同議題。包括有:外來文化 (包括西方宗教與漢族、台灣文化) 與本土文化相遇後的社會發展──西方基督宗教與蘭嶼原住民原始信仰的相遇、發展與認同(郭良文);移民到台灣的蘭嶼青年與漢人之間的互動、以及與原鄉的社會網絡關係──以社會網絡分析探討在台蘭嶼青年流離與認同(陶振超);新科技與網路的發展對傳統文化與族群認同的影響──美麗與哀愁:從蘭嶼數位典藏資料庫看邊遠地區族群的數位落差問題(張玉佩);漢人的傳播政策與認同政治對蘭嶼原住民文化意識的影響──再思考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傳播媒體建制:以蘭嶼達悟族為例(魏玓);族群媒體的自我建構與文化再現──從符號聚合理論視野分析蘭嶼雙週刊語藝文本中的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李美華);以及台灣主流媒體與族群媒體對災難事件傳播的過程與內涵──原住民與災難:以蘭嶼達悟人的災難傳播為例(林照真)。

交大觀點:人文思索的宏觀展望

  近兩年來,人社中心從草創到成立,不但在校內獲得學校大力支持,主動與本中心接洽的學者也愈來愈多。本中心更計畫在五月底,舉辦「台灣海洋文化的吸取、轉承與發展」國際研討會,邀請歐、美、日、韓研究台灣的知名學者一同參與。這場國際研討會更是希望海內外學者能夠將他們兩年內的研究成果與各個學者進行交流與分享,使得所有研究能夠獲得不同領域的實貴意見。   整體而言,我們以「海洋台灣、東亞與世界:跨文化研究與書寫」此一概念,由「跨院書寫計畫」帶領叢書出版、「主題研究計畫」進行跨國研究,除意欲重新面對台灣歷史、文化與社會,亦希望藉以建立「台灣研究」(Taiwan Studies)在亞洲研究(Asia Studies)中的厚度與深度,並漸次擴展至台灣與近代區域亞洲、英美歐陸思想的互動與比較,成為立足亞洲並與國際學術接軌的研究中心,並使交通大學成為國際知名的綜合型學府。

​中心簡介

bottom of page